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6 10:53:49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P141—143、例1

教材分析《圆的面积公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教材首先提出圆面积的概念,接着提出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是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用这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教材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学情分析在之前,学生已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学会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推导方法,知道可以利用剪拼的方法把要学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研究两者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公式,并已渗透转化的思想,为学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找到了学习的方法。而且让学生动手剪拼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既能加深对图形性质的认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够利用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利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极限思想的渗透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的平面图形1个、剪刀、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录像:美丽的校园景色、各种形状的花坛。

问:你能计算出它们的占地面积吗?

2.媒体演示(从各种形状的花坛中提炼出下面的图形)。

(1)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教师板书:

剪拼

要学的图形 已学的图形

转化

3.媒体出示圆形。

今天要学习圆的另一个知识,就是圆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请学生摸一摸哪里是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公式推导

1.提出问题,制定方案

(1)小组讨论:对于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什么?圆与以前我们研究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你想通过什么方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你认为你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2)小组汇报:

a.不同之处: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b.面临的困难:如何曲线变直线。

2.操作实验,分析问题

(1)学生动手实验、剪拼图形。(允许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结合课本内容分组合作完成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交流汇报。

①学生汇报剪拼过程,同时教师贴示。

②观察思考(教师有意选取一组剪拼成长方形的来交流)

a.拼成的图形像什么图形?为什么说它像长方形而不是长方形?

b.谁有办法把边变得更直些?把这个近似长方形变得更近似长方形?

(教师媒体演示)

c.把圆分成64等分后,拼接后的图形它的边会怎么样?图形会怎么样?

d.生闭眼想象:如果把圆面等分成128份,256份……一直这样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剪拼后的图形是什么情形?

3.推导公式,解决问题

(1)观察讨论

当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时,你们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填实验报告。

(3)学生交流汇报推导过程。

(4)观看课件演示过程,并请同桌两位同学互说一次。

三、公式应用

1.简介千古绝技:中国古代数学家的割圆术。

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推算出圆周率时采用的"割圆术"。这种以直代曲,用有限逼近无限的数学思想就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首创……

2.解答引入时花坛占地面积(若设计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应装在哪儿?)。

3.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1)直径10厘米(2)周长12。56

(生独立解答,思考(2)面积和周长相等吗?做了这些题目你有什么体会?)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五、课外拓展

1.媒体出示:学校现有一块长方形土地(长50米、宽25米),打算在上面建造一个圆形体育馆,最大可以占地多少平方米?

2.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如图:

3.一支森林考察队发现了一颗要3人才能合围的大树,现要算出这棵大树的横截面(圆形)面积,怎么办?(探讨哪一种测量法合理简洁)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的面积 = πr × r = πr2

(周长的一半)

剪拼

要学的图形 已学的图形

转化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面积是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以前所学图形的面积计算都是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而像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教学关键之处在于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计算验证,自主探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课的教学应紧紧围绕“转化”思想,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中分析、研究、归纳,从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很大程度属于直观几何的学习阶段,而几何本身比较抽象的。本节内容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又是一次飞跃,但从学生思维角度看,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处隐藏19676个字……形,渗透化曲为直的方法。]

  四、解释应用。

1、口答:(出示课件:)

2、计算下面圆的面积。(出示课件)

3、列式计算。

(1)半径2米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直径2米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探索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怎样求圆的面积?

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略)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14

一、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数学教材第11册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渗透极限、转化、化曲为直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积极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四、教学难点:理解转化后的图形各部分与圆各部分的关系。

五、教具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圆桌照片

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圆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看老师家里就有这样一个圆桌,看到这个圆桌你能提出哪些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

生:圆桌一圈的长度是多少?圆桌桌面的面积是多少?

师:圆桌一圈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

怎样计算圆桌桌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质疑激趣。教师创设了“看到这个圆桌你能提出哪些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合作探究

1、复习转化方法:

师:想一想,我们都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师:我们以平行四边形为例,你还记得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指名说、师投影演示)

师:在推导过程中,我们是根据以前学过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新图形面积公式,这种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没有帮助呢?

师:如果有的话,你打算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呢?到底行不行呢?下面我们小组合作探究,请看活动要求:

1、圆转化成了什么图形?2、转化后图形的各部分与圆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3、根据转化后图形面积公式试着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根据“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第二环节:问题驱动,自主探究。

教师让学生带着3个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

3、汇报展示

预设:

学生方法1:将圆等分成(8份、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上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另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圆周长的一半乘半径就是圆面积的公式:∏r2。

学生方法2: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梯形或三角形。

学生方法3:用圆的一部分推出面积公式。(一个近似三角形的面积×份数)

板书:学生汇报的思路,即转化后图形各部分与圆各部分的关系,让学生的理解更清晰。

【设计意图:根据“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第三环节:碰撞交流,研讨辩论。教师让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如果有问题,让学生再重复一遍,让学生发现同学在汇报中存在的问题,互相提问、质疑、解决问题。】

4、课件演示,体验极限、化曲为直等数学思想。

5、资料介绍,感受数学文化,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根据老师给你的数学信息,现在你能算一算这个圆桌面的面积了吗?(出示圆桌的照片,并给出圆桌的半径是40厘米)

生:一人板书,其他学生本上练习。集体订正。

6、知识性小结:

师:如果我们想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半径。

师:还可以知道什么,也能求出圆的面积?

生:圆的直径或圆的周长?

师:怎么求?

【设计意图:根据“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第四环节:总结提升,纳入认知。

教师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又适时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还可以知道什么,也能求出圆的面积?”通过两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不仅明确知道半径可以求圆的面积,知道圆的直径、周长也可以求圆的面积,进一步丰富学生计算圆面积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

(三)解决问题:

1、口算下面各圆的面积。

2填写下表。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

2厘米

6厘米

6.28厘米

3.某公园里有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嬉水池,正中间有一个人工喷泉,设计要求喷出的水不能落到水池以外。这个喷泉的喷水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圆的面积

转化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联系圆的面积=×r=×r

=πr×r=πr2

公式S=πr2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

3、通过小组会议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圆与转化后的图形的联系。

教具、学具:剪刀、图片,圆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图对比挂图。

教学过程: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小黑板出示推导图形及公式)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吗?(板书:等积)

6、(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

7、那些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