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时间:2024-07-16 10:50:48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0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0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

难得放松一下,出去看了心心念念的《哪吒》,这部国漫真的是火的“一塌胡涂”,就算没去影院看过的朋友,也多多少少明白一些故事情节或者那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我说了才算”;“他是我儿”;“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哪吒的命,就是不认命。”。从预告到此刻我也看了许多影评,看过之后确实感触颇深。有人谈及了家庭需要爱,不管孩子是不是魔王,都要用爱去感化;有人谈及了成见,要我们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我;有人谈及了社会,有家庭背景的人,才能获取更多资源,感叹社会的不公;还有人谈及了命,你是谁仅有你自我说了算。所以有关故事情节和上述观点的我便不再赘述了,我只想谈谈那些还没有被别人谈及的打动我的地方。第一是哪吒的母亲,这部电影摆脱了哪吒母亲固有的形象,不再是一个温柔淑德的贤妻良母。而是打得了妖怪的女强人。第一个镜头就是一手一个鸡腿,一手一个馒头,挺着个大肚子迈着豪迈的步子走向女娲庙,第一句台词就是:“拜,拜,拜,都拜了三年了,再生不出来,我砸了这破庙。”

虽然没有大战鳗鱼精的镜头,可是她临行出战的英姿飒爽估计仅有花木兰能够媲美。这种形象也给她应对吒儿(我在这不想叫哪吒,因为电影里她叫哪吒为吒儿)那种温柔构成了强烈的比较,她明白她为了百姓与妖魔作斗争,缺少陪伴吒儿的时间,所以每次陪吒儿玩,都会尽量满足吒儿的要求,只要吒儿开心。不管别人怎样看待哪吒,她总是相信吒儿,期望吒儿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长大。我认为殷氏对于哪吒的爱多自出于愧疚。而电影中的殷氏的形象不正是如今社会上大多青年女性的形象么?在外有工作,不是女超人也算得是女强人,回到家尽管筋疲力尽还要陪着孩子。透过影片也看得出,如今社会女性的主角转变,不再是以前那个在家里三从四德的家庭主妇。并且女性的地位也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

第二是“朋友”,影片中除了高的立意之外,细心思也有不少,其中“朋友”就是一点。关于朋友的画面虽然仅有两个,第一次是哪吒的寿宴前,哪吒特意逃出去给敖丙送请帖并且说“我不管别人来不来,可是你必须要来,因为你是我朋友!”第二次是哪吒理解天雷劫的时候,敖丙冲进来不顾家族的使命与他一齐渡劫,哪吒骂他:“你傻不傻,白白搭上一条性命”,敖丙说“不傻,谁和你做朋友”。两个3岁的小孩却上演了世间难有的兄弟情谊。人们都说酒桌上喝酒的狐朋狗友,都不是真正的朋友,可是能真正陪你喝酒的不就是你的朋友么?管你是魔是仙,管你是贫是富,你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与你共度困难,共享喜悦。有事,我第一时间只想说给你听;有酒,我第一时间只想和你一齐举杯;有难,我第一时间只想找你帮忙。因为你是我的朋友。

第三是敖丙,相对哪吒我更心疼敖丙。不管哪吒犯了多少错,总是有人爱着他,当他拯救百姓后,大家不会因为他之前种种的恶习而反感他,大家想的更多的是哪吒长大了,懂事了。而敖丙呢,温文儒雅,善良懂事,但因家庭原因不得不活埋陈塘关,却被人们所憎恨。就像两个小孩子,一个经常不及格,不会被挨骂,一旦突破60,还会受到大大的奖励;另一个经常拿100分,偶尔一次得了99,收到的不是表扬而是训斥。可是99比60高很多啊!社会上也是如此,经常做好事的人不会给人留下太多印象,因为他们习惯了你做好事,习惯了受到你的帮忙,一旦你做了一件坏事,所有的好事都烟消云散。而往往不经常做好事的人做了一件好事,会让别人感激涕零好久。这就是人心!心疼敖丙主要原因还是我在敖丙身上找到了自我的影子。生长的家庭在社会中地位低下,背负了家族的所有期望。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知书达理,一点坏事不敢做。或许哪天我做了出格的事,敖丙的结局就是我的写照吧。

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都会有它自我独到的点,《哪吒》这部国漫说实话没有任何的主角,里面的每一个主角都是有血有肉的,也没有正派与反派之分,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虽说是动画片,可是里面所刻画出裸露的现实,确实值得每一个大人反思。因为那里必须有你的影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2

点映看了两遍!第一次是无聊翻app发现有这么一部电影的点映、看了预告片、发现有点意思就去了,看完之后两个字:完整!整部电影毫无无聊的地方、剧情完整、表达明确、特效好、人物立体,回味很久、忍不住在微博安利了一下、可还是想再看一遍、今天正好妹妹考试回来、就拉着一起去看了第二次、依旧不腻、我想一部电影如果二刷代表一种认可、那么这部电影深刻的抓住了观众、今天电影上座率比之前几天都高、而让我惊讶的是、很多人都是二刷的、后排的大哥、大姐都能说出里面的一些梗、全场笑点大人孩子一起、氛围是近几年电影中表现出类拔萃的几个之一,而且电影放完、你能想象到几个抱着孩子已经退场一半、马上出影院的大人、主动抱着孩子回来找地方坐下看彩蛋的么?这部电影做到了、观众久久不愿散去、我和我妹算走的早的、在第二个彩蛋完毕以后!

下面专注电影本身、我最喜欢的剧情上:完整!这部电影是没有转折生硬、剧情不符、前后矛盾点的、从一开始的背景交代、故事线发展、每个人物的内心发展、表达清楚明白!哪怕是两个徒增笑点的结界兽、都让我不能忘却、尤其二刷以后、看到更多的是整部电影的前后呼应、没有一丝的疏忽、如果当年写作文能做到如此、大概少不了满分!这里面最巧妙的一点:轻微剧透一下、我觉得是当哪吒出生被人憎恶、李靖上天寻求解救之法,太乙真人一句“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瞬间把故事巧妙的推进、让哪吒从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变成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而又把成长的苦恼隐藏做了后面的铺垫、导演真的很用心!中间哪吒大闹陈塘关的戏码、颇有星爷的味道,肯定是做过功课的!海边那个受了委屈、挨了打、嘴里说了三个好!的小娃娃真的给我们上了一堂表演课!有太多值得写的点!期待你们走进电影院去看!

人物立体:里面每个出现的人都有描述到让人喜欢、记住的地步、同村的小孩、瞎子村长、结界兽、除了两个主角我最喜欢的哪吒妈、李靖、太乙、申公豹、龙王等等刻画的淋漓尽致,我想作为一个美术出生的人、一幅画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哪吒妈、刚柔并济、而又不失传统女性温柔、现在女性将军夫人的刚强融合的恰到好处!也是全世界的理解、孩子的柔软善良通常都是妈妈的影响,而越长大越像爸爸!

主题表达:没有完全的反派、作为一个而立之人、第一次看完想的是:为什么要让两个孩子成熟这种痛苦!成长的烦恼、困惑、迷茫在故事的最后瞬间爆发、而这个爆发却不突然、没有大圣归来那么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看了爽而又能紧跟主题、我想这也是 ……此处隐藏10141个字……父亲李靖告诉哪吒,他其实是灵珠转世,是元始天尊留在世间对抗妖魔的武器,所以他天生神力,与凡人不同,导致百姓另眼相待,但是需要努力修炼斩妖除魔的本领才行。自此哪吒暂时摆脱百姓成见,开始了两年的苦心修炼。

敖丙为灵珠转世,最好的出身。龙王告诉敖丙,龙族千年等来了一个翻身离开海底炼狱的机会,依靠敖丙登上天庭,拯救龙族于水火之中,他生来就担负为家族正名的重任,通过李靖和龙王的对比,我把心理暗示分为两种,一种是“过程暗示”,另一种是“结果暗示”。李靖给哪吒的心理暗示突出过程,要学习好斩妖除魔的本领才能有好的结果。而龙王给敖丙的心理暗示突出结果,要为龙族正名,要把龙族带离海底炼狱,只要达到这个结果可以不择手段。

回想我们这一代人,到处充斥着结果暗示,从小开始父母和老师都会说,好好学习,等着考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很多人苦读12年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上了大学突然之间就不知道干啥了。你说阶段性满足也好,你说到达了终点也罢,“结果暗示”给了我们很多人一个误解:上了大学就成功了,想干啥就干啥了。殊不知人生是一场长跑,很多人在大学中迷失,被其他人弯道超车。

作为父亲的我,反思要给孩子更多的“过程暗示”,目标要有,但重点应放在做事情正确的过程上。李靖对哪吒的教育对我触动最大的也是这点。当知道哪吒能活三年时,妈妈要求带他四处游玩,开心的过完三年。读后感·而李靖让其拜师太乙真人学习斩妖除魔之术,他不想让哪吒的人生没有意义,哪怕只有三年。李靖三年都在把天生妖性的哪吒往正途上引导,教他不要在意大家的成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所以电影尾声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也会流泪。前面的情感铺垫在这一刻都全部释放出来了,直击人的心灵。

冷静下来,想要给孩子“过程暗示”就要教会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没有终点,途中可以休息和调整,但是不能停止不前,阶段性的终点只是人生下个阶段更高的起点。

父亲对孩子爱的表达

李靖给哪吒是无声的爱。默默准备将天雷引到自己身上,想用自己一命来换哪吒一命。龙王给敖丙的爱同样无私,通过灵珠给予敖丙最好的出身,把龙族最坚硬的鳞片做成铠甲送给敖丙。一种是有可能到死才会被孩子理解的爱,另一种则是将自己所有的资源给予孩子的爱。这其实是两种比较极端表达爱的方式,中和一下会更好。

在我理解,表达爱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平等。鉴于父子关系天生的不平等性,就要求我们做父亲的先退一步,不该寄予孩子养老送终,光宗耀祖的厚望,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尊重他成长的差异性。

之前看过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约翰的38封信感触颇多,他对儿子爱的表达方式也是我所追求的。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想把为人处世、做生意、思想战略的点滴以尽量平等的方式传授给儿子。无论儿子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保持着一颗平等交流、倾囊相助的心,随时提供自己人生经验供参考,也希望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统一思想,育儿真的是一辈子的事业,并不是让孩子念完大学培养成人就结束了。做一辈子的父子,就要有一起抗击人生苦难的准备,不被人生的起伏所打倒,一路奋发向上。

最后祝贺饺子导演的成功,不论经历多少苦难,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0

动画电影一直都是我本人的最爱,自从之前的《大圣归来》上映之后,对国产动画一直充满了期待,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如常所愿。这部电影值得观看吗?这么说吧,电影开始混元珠出来的那刻,我就知道,我的电影票钱花的绝对值得,特效是真的没让我失望!

电影整体的故事线与我们之前看的动画片《哪吒传奇》大体相同,除了增加了哪吒为魔珠降世这段引子,动画片中的小龙女变成了小龙“男”,但是他们两个仍然是唯一的好朋友!

不同于第一部《大圣归来》少的可怜的打斗镜头,《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的打斗场面让我决定下周二刷!太燃了,是那种欧美人绝对做不出来的酷炫!我想,只有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人,并看过金庸古龙等武侠大家作品的“侠客”们才能构化出这么震撼人心的打斗场景!

尤其是细节上做的特别棒,哪吒脖子上的乾坤圈是为了锁住魔气的,而摘掉乾坤圈的哪吒瞬间暴走变成魔童(长大的哪吒太帅了~),此时帅气的哪吒就没有黑眼珠喽,同时失去了神志!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哪吒的火尖枪,太酷了,前端尖枪的部位做成了莲花的形状,战斗状态会开火花!

除了特效上的加分,人物刻画上也是一大亮点!

胖的像头“猪”说着一口“川普”嗜酒如痴的太乙真人;沉默寡言刚正不阿守护陈塘关百姓却爱护妻子,愿以己命换儿子命的父亲李靖;性格火爆却愿意不穿铠甲陪着哪吒踢毽子次次被踢进墙里的哪吒母亲殷夫人;善良却背负着整个龙族使命的偏偏美少年龙三太子敖丙;在这里还不得不说一下我最讨厌的一个人物,和他相比,我认为申公豹都很、很可爱。

外表强壮声音萝莉的娘炮哪吒悲惨生活的主攻手,对,我认为这个娘炮是导致哪吒不被百姓接受的主因之一,因为最初哪吒还没有变成“魔童”天真善良的时候,有个小妹妹要和哪吒一起踢毽子,就是他一嗓子喊的那些百姓远离哪吒,而且此后哪吒出现在镇上次次都是他先一嗓子嚎叫,我想如果不是他那么刻意强调,小孩子应该是最善良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应该会有小伙伴愿意和哪吒玩耍交朋友,所以,我认为全剧最坏的人就是这个娘炮!

除了特效人物不错之外,《哪吒之魔童降世》最吸引我的是龙族的悲惨命运。整个影片中让我最喜欢的人物也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逆天改命的哪吒,而是生而善良却背负着整个龙族光明使命的敖丙!

本人最近一段时间泪点特别高,但是在观影过程中还是几次落泪!最难受的一幕是老龙王和敖丙在“龙宫”中的一段对话:

老龙王问敖丙,这里是哪里?

敖丙那样天真的回答“龙宫”

看到这里,我只有一种感觉,可悲!

这里是龙宫吗?这里是“牢笼”。

本是上古时期带领龙族和其他妖兽为民平乱的“功臣”,最后却因是妖族而被囚困在海底死命看守妖兽,而百姓们也认为他们是被天界镇压的妖兽。那一串串铁链锁住的不仅仅是那些邪恶妖兽,更是嘴里咬住锁链压制真正妖兽的龙族!而灵珠转世的敖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而这个愿望也仅仅是能够离开这里被人被仙接受。

有人说龙族是反派角色,我不这样认为!如果他们是“妖兽”,那为什么心甘情愿困在海底深渊看守那些恶兽?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又没有人锁住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反抗,像哪吒那样我命由我不由天?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龙族一脉本质善良,如果他们为了自己离开海底去争去斗,那么无人看管的妖兽定会再次作乱人间天界祸害百姓,那些对他们拥有成见的百姓!而敖丙也是继承了龙族的这种特质,而且更胜一筹!

本来可以让哪吒杀了李靖夫妇然后等着天劫一过,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拯救百姓离“登仙”更进一步,却因为善良救了哪吒父母一命而被李靖当众拆穿身份,最后也是因为善良重情义为了救遭受天劫的哪吒,龙族们拔下的身上最坚硬的龙鳞化成的万龙甲也被毁掉,小命还丢了,最后仅剩下魂魄!

所以,我最喜欢敖丙!我也很喜欢龙族,但是看结尾的彩蛋龙王因为敖丙的死好像要黑化了!期待第二部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