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博物馆观后感1这个暑假,我去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的介绍了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有五层,分为东、西两区。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对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清幽、唯美的精神世界。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等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有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同学也来看看,这里留给我的是太多的惊奇,太多震撼,我到现在都处在兴奋之中。
博物馆观后感2在邻近五一之际,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和组织下,我有幸参观了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xx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中国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
走进国博,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此浮雕是根据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创作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愚公移山》油画而做成的。然后我们又去楼上观看了历史上的各种艺术品,中国信奉佛教,就不乏有很多不同姿态的佛。还有青铜时代的各种青铜器,犹属鼎最为常见。
最后就是我比较喜欢看的中国的瓷器,中国原始的陶器可追溯到距今七千年左右,从商代烧制出所谓的“原始青瓷器”到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出现了“南北白青”的局面;再到宋元明清时期进入了发展兴盛时期。无论是唐三彩还是青花瓷,活着各种颜色的釉,都是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
博物馆观后感3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门前八尊气势恢宏的汉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博物馆由方体基座和巨型圆顶组成,分为四层,各层有各层的特色,第一层是青铜器馆,第二层是陶瓷馆,第三层是书画馆,第四层是货币馆。
我们随着井然有序的参观队伍进入博物馆大厅,先来到青铜器馆。里面的青铜器琳琅满目,大克鼎、牺尊、黄觥等青铜器历史悠久。大克鼎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几千年的古人就能创造出这么造型奇伟,花纹精致的青铜器,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参观完青铜器馆,我们来到了陶瓷馆。我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瓷器。一个叫汝窑盘,它是北宋时期的茶壶,质地非常坚硬,到现在一点磨损的痕迹也没有,完好如初。我想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陶镂空高柄杯轻薄易碎,杯壁仅一毫米厚,因此被称作“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的文物,我最喜欢的还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画着青色的龙,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张牙舞爪,好像在找谁比试;有的两条龙缠在一起,似乎在打架;有的奋力往天空飞去,仿佛要去摘太阳……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龙,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一晃而过,转眼就要离开博物馆了。我回头凝望身后的博物馆,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个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器、雕塑、书画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感到骄傲!
博物馆观后感4十一长假到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大连,参观了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
一步入博物馆的“海洋之魂”展馆,我就被宏伟且极具震撼力的标本深深吸引了。其中的双髻鲨标本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据说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解剖时,意外发现它的体内有40多条接近成熟的小宝宝,它们整齐的一个挤着一个排列在妈妈的肚子里,这是鱼类中罕见的“假胎生”。母体可以形成类似的“假胎盘”,母体与胚胎可以进行营养交换,最后以幼体的形式排出体外。多神奇的生物世界呀!
鳁须鲸是我最想看的,它是小型须鲸的一种,体长6米多,和哺乳动物一样有耳朵(已经退化为皮肤里的一个小圆圈,下潜时会自然闭合)、鼻子、肺、心脏、胃、肝和子宫等器官。我还摸了摸它的鲸须,好硬呀!回想起在《博物》杂志中了解到的鲸类重返海洋,慢慢将适应陆地生活的器官进化成适应海洋生活的器官,是需要多么漫长的过程和无数代鲸类的努力呀,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鲸”呀!
“阿姨,这些标本都是真的吗?是怎么做出来的呀?”我好奇的问。讲解员阿姨解释说:“这个博物馆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也是耗资最大的一种标本处理技术,即生物塑化技术,被誉为‘现代的木乃伊’,它使用活性多聚物对标本进行浸润,替代生物体内的水分和脂类,不仅可以把组织保存的像活体一样,在显微镜水平下也保存着原有的细胞结构。”呵!了解了这么多,真是不虚此行啊!
这里还有“人体世界”、“脊椎王国”等展馆,都是那么令人惊叹!一路下来,载着满满的收获,结束了这次神奇的生命奥秘之游。无比感慨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以及祖国科技的强大!
博物馆观后感5我们坐着舒适的轻轨列车,来到曾家岩。同学们手拉手紧跟着老师们一起去参观三峡博物馆。
我们先到环球似的电影院去看了环球电影,在电影中,我们去了小三峡、小南海、白帝城、风都鬼城……那美丽的风光,使我们心旷神怡。特别是看到了举世闻名的白帝城,我便想起了李白站在船上,轻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此处隐藏3163个字……般的头脑,密密麻麻像针一样的牙齿,长长的尾巴,巨大的身体,还有四只像桨一般的鳍,我仔细一看它的资料我才知道它叫长颈龙,长15米,以肉为食,生活在太平洋里,在深水区域生活,原来这个大家伙叫长颈龙,难怪哪么高大,我心里默默佩服。
随后我又见到了一种叫鱼龙的恐龙的化石,它不算大,它的骨架十分复杂有5米长,重量相当于一辆公交车,它的鼻子很长,像一把锋利的剑
这些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有很多理由:远古时代地球发生了火山爆发、小型星撞击、空气寒冷等自然现象造成的灭绝灾害,迫使地球上的生态失去了生命甚至象恐龙这种动物已灭绝的,但它留下了化石让人类知道有这种动物存在让我们去研究它,去研究很早以前发生的事,让我们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今天我不仅参观了博物馆,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博物馆观后感12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海军博物馆。
来到海军博物馆门口,在墙的一侧,赫然写着五个雄浑有力的大字“海军博物馆”。这是江泽民爷爷提出的词。
我们跟着讲解员的阿姨来到海军历史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很多战争遗留下来的武器。不仅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从那些生锈的武器中,不难看出以往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然后我们进入了第二个展厅:东海舰队简史展。在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又黑又大的锚。说到这个“大家伙”,它有很多可以提供的。它是海军博物馆市政厅的'瑰宝。然而只是复制品,真的在北京。
然后,在海洋奇观展览中,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贝类,名叫“车曲”。贝壳的身体像扇子一样展开。最后,世界海军装备展上的武器让我大开眼界。
通过这次访问,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海军历史。知道我国海防建设越来越强。海军士兵保卫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领土!我们的少先队员向您致敬!
参观吴淞海军博物馆
今天下午一点钟,我校三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吴淞海军博物馆。
一刻钟后,我们到达了海军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一排导弹和大炮,这让所有人都很惊讶。很快解说员阿姨带我们到了第一家博物馆,“古代航海史展览馆”。他们一到达展厅,许多学生就兴奋地冲进来。四处看看。我看到许多人围着一个展览,这是一个古代建筑和船只的模型。我发现船被分成几层,非常精致。接下来,我们去了贝壳博物馆。不知不觉,下午的拜访结束了。通过这次短暂的访问,我们了解了许多军事情况,并从中受益匪浅。
博物馆观后感13放暑假了,我和同学熊心凌、麦蔚旻、冯潞一起去参观广东博物馆。
那天,阳光明媚、艳阳高照,看着沿途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大家都很兴奋、开心!
进入了博物馆,大家就开始讨论去什么馆?我微笑着说:“作为广州的小学生,也应该好好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不如我们就去历史馆吧!”“好呀,这主意不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到了历史馆,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冲进馆内。发现了许多精致的物品,比如奇形怪状的酒坛、与众不同的三脚盘、美丽精致的陶瓷屋……大家都很惊奇。我心想:古代人真是好厉害,竟然能做出这么多精致的物品!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个和乾隆皇帝有关的典故。
大家来到一个仿真的陈列室前,里面的所有物品都是雕刻出来的,由于我在书中读过这个故事,于是讲给大家听:据说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苏州,当地的官怕皇帝出事,便派人去寻找,没想到在酒楼找到了,但现在跟皇帝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他是皇帝,万一出现刺杀情况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他们才对乾隆皇帝表示礼意。乾隆皇帝觉得不回礼不合适,于是便把食指和中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几下,表示谢谢。扣子礼由此而来。我心想: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啊!
广东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身为广州土生土长的我,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博物馆观后感14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它坐落于中山门旁,宽广的13万占地面积令我叹为观止,大门上的飞檐似乎有上天之势,飞马石雕透露出英姿飒爽,渴望自由的神态。仅仅是正门,南博恢弘的气势就让令人有许些怯步。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物繁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我好歹也是半个南京人,却从未细细端详过这静静安置在南京的建筑,人们总是在忙忙碌碌,总是马不停蹄地向前看,似乎鲜有人回头看一看历史的脚步,时光的变迁。
青石板路随着温度的骤降变得冷冰冰,从脚下传来的阵阵寒意仿佛在时刻提醒我这里与并不是有腾腾热气的家、不是有朗朗书声的学校,而是那些经历了上百年岁月、出自地下的阴潮古物的归属地。厚重的历史感随着脚步逼近,有寒气,也有慢慢老去的金属气息。
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历史一般,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饰,看到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不禁点头称赞。镇院之宝乾隆的瓶子、奢华尊贵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更是珍贵到无已复制,代笔了文化历史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古人的智慧和飞跃时光的创造力。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历史知识的宝库,带给我无限暇想,历朝历代的文物精品、工艺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的灿烂文化,千百年岁月的沧桑遮掩不住它夺目的光华,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能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即使是冬天,也有郁郁葱葱的常青树,绿叶后隐隐约约的红墙青瓦、棱角分明的飞檐,无不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个来自遥远古代的故事。南京博物馆是一种情节,也是保留历史的圣殿。
博物馆观后感158月27日上午,我和表姐,还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广东省博物馆参观了“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
这个展览会是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分为“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我们的宝藏——矿质资源馆”、“石之精灵——宝石馆”、“岭南本草——中草药馆”、“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7个主题场馆,全面地展示了广东省的自然资源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大型模拟景观、美丽的宝石、动物的骨头、还看到了恐龙的化石。我们知道了广东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动物的骨头是怎样拼装的、还知道了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参观完自然资源展览,我们和二年级以上的小朋友一起参加了“小小外销商”的活动。活动前,我们每人还发了一本“护照”,贴上自己的照片,并写上自己的名字。活动刚开始,老师选了几个小朋友,让他们换上店主的衣服,一些小朋友介绍“广彩”,一些小朋友介绍“外销扇”,还有一些小朋友介绍“名片盒”。讲解完后,让我们用假币购买这些东西的仿制品,选一样最喜欢的物品拿走。导游给我们每人贴上一张国旗贴纸,再根据贴纸上的国家从中国回去。回去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让我们描述买的东西的样子,由于一些小朋友不敢上台描述,所以游戏终止了,我们有点生气。
通过对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参观,我了解了广东的自然资源,获得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树立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在“小小外销商”的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广东出产精美艺术品,还了解了海上丝路的航线。这次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