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观后感

西游记观后感

时间:2024-07-16 10:46:14
西游记观后感精选15篇

西游记观后感精选1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游记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观后感1

小时候看西游记的图画书,再后来看西游记的动画片,长大了看西游记的书,后来看西游记的连续剧,到这几天看西游记的张纪中版连续剧。越来越觉得西游记是一部有史以来最有教育意义的书,以前总是徘徊在妖怪如何作乱、悟空如何打死妖怪这种小儿科的情景之中。这几天正好赶上了张纪中版的新西游记在各大电台中播出,又顺势看了看,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想到、感到、悟到的东西。

这里先记录一下我对于其中一些故事情节的观后感,以免哪天忘记了,可以翻出来再看看。

孙悟空大闹天空,被压五行山下500年这个事件感悟:

一、这个事情充分说明了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和集体或者团队作斗争。哪怕你的能力已经超越领导,也不要挑战或者试图挑战领导的权威性,否则只能自取其辱。因为你本事再大,一般也翻不出别人的手掌心,除非人家把手掌心翻过来,找个漏洞让你钻。

二、这个事情充分说明了平台的重要性。每个人可能都面临众多的选择,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如何选择人生每个阶段的每个平台,可能决定着你将来的成就。因为在某个平台上,比如在天宫中,悟空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一旦到了五行山下,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状态下,只能喝点山泉、吃点野果。有时候可能还要靠别人的施舍,差别巨大。

三、这个事情充分说明不受制约的权利危害极大。权利是组织给的,必须有所制约,而不受制约的权利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恰巧那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话,那么可能会给组织和团队造成重大的损失。比如悟空在不受制约的情况下,偷吃偷喝,结果导致了类似于蟠桃会这样的重大项目直接流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这个事情充分说明干部的任用一定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养。干部能上能下,干部的选拔和任用透明公正是保证整个干部队伍纯洁、公正、廉明的重要手段,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手段都不能做到的话,直接通过领导指定的干部,到最后可能会让整个团队崩溃。

五、这个事情充分说明人要有自知之明,并且时刻反省自己。我们都处在一种复杂的人文环境中,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太会表现自己的人,往往最后死的最惨。因为这样的人,太关注自己,而忽略了对周围环境、周围其他人的感受,经常将自己孤立于团队之外,或沾沾自喜、或沽名钓誉、或孤芳自赏、或怨天尤人。不努力融入团队之中,最后只会被团队所抛弃。

西游记观后感2

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得滚瓜烂熟,“三借芭蕉扇”“真假美侯王”“偷吃人参果”等故事令人百看不厌。但其中的人物其中的人物我也一样,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已微微发黄的《西游记》,爱不释手,道一杯香茗,没翻开几页,随着吴承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性格迥异的人物给吸引住了。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

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西游记观后感3

电视剧《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在我童年的回忆里占据着半壁江山,小时候看西游记真的是百看不厌,台词和剧情在脑海里记得牢牢的。

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观众都知道,唐僧师徒四人是在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才取得真经的,师徒四人性格各异,各有千秋,在这部名著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而且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孙悟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英雄总是格外令人崇拜。每次有妖怪出现,孙悟空总是第一个发现,并且将他们降伏,保护身边的人,但是师傅唐僧总是不理解他,觉得他戾气太重,身为出家人,不应该造杀孽。但我却很理解孙悟空的做法,因为他既为苍生而活,也为自己而活。

每次他选择斩草除根,是因为妖怪会害人,他是想保护生命,以少数的死亡换取大众的生存,其实他想的没有错,他无法时时刻刻都保护着大家,所以选择最极端的处理方式,但是师傅唐僧却觉得他是错的。其实孙悟空和唐僧都没错,只是信仰不通使得他们产生矛盾。唐僧信佛,讲究要渡化世间万物,使他们回归最本真的善,唐僧相信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也相信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是他本身的任务是去西天求取真经,普渡众生,助世人脱离苦海,他这一去就是十数年,若是他一路上坚持用佛法渡化妖魔鬼怪们,那他怕是一辈子也到不了西天,取不到真经,更不用说是度化众生了。

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矛盾其实是必然会存在的,因为对于天生地养的石猴而言,人性这东西他学会的还太少,远远达不到唐僧的境界,所以九九八十一难虽是师徒四人共同经历,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相同的经历,不同的选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虽然孙悟空身负杀孽,但始终只有他和唐僧通过了考验,成为真佛,因为他们俩都悟到了济世救人的真谛。

不同的人,身处的立场不同,思想也不同,因此选择处理事情的方式就千差万别,只要是自己觉得那是正确的方向,那就应该遵从本心。同时,当我们发现别人对待某件事情的态度与方式与我们不同时,应尊重个体差异,不妄论是与非,也不肆意说教,强迫别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西游记观后感4

大年初二(跟朋友)和初五(跟老妈),我去看了这个电影。总体来说 ……此处隐藏7257个字……如此,但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对那些所遇到的妖魔鬼怪时的不所畏惧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由于师徒四人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真经。我想,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可不能像猪八戒有时那样喊散伙,只要坚持,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虽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磨难,但是这样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得到锻炼,所以,一定要勇往直前!

《西游记》给我的感想有太多太多,甚至又联想到了许多,它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当之无愧啊!《西游记》,这颗在历史上耀眼灿烂的明珠,正闪烁着那金色的光!

西游记观后感13

《西游记》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

寒假刚开始的前几天,我和妈妈一同在网上看了一部长达25集的中国四大名著大片《西游记》。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了,孙悟空和他的师傅唐僧,兄弟沙僧、猪八戒,一起去西天取经的事。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难关。一路上,他们打败了各种妖魔鬼怪,三大白骨精给我的印象更是极其深刻。

孙悟空七十二变、腾云驾雾、鬼灵精怪,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可是因为唐僧的“太好心”所以才会经常被误会。孙悟空爱动脑筋,他也会伪装变成各类东西,让妖怪信以为真,他才可以蒙混过关的进去杀了妖怪。学孙悟空,爱动脑筋也会成为自己的好习惯的。

猪八戒会天罡三十六变身术,腾云驾雾,一个肚子能装下无数西瓜。因为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八戒”。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猪八戒憨厚老实,我觉得做人要像它,但不能太贪心,太懒了。

唐僧与沙僧这两个人,也都是西游记里的主角。他们俩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唐僧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沙僧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

《西游记》中孙悟空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猪八戒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沙僧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西游记观后感14

相信每个人都看过《西游记》这部经典佳作吧!!在我的记忆里,孙悟空可是个威武的角色呢!到现在都还记得里面的每一幕,简直就可以像放电影一般,重放一遍啊!

小时候,家里面没什么钱,爸爸妈妈带我到外面的大城市里一起去打工,那时候的日子很苦,我在那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还记得,爸爸妈妈工作的老板家里有一台电视机,大概有我一半这么高,里面放的正是西游记,一只长的像人又不像人的怪物在电视里飞来飞去,我好奇地趴在窗口上就这么一直盯着,直到很晚很晚,妈妈才焦急的找到了我,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妈妈就着我的手说:这个是西游记。“什么这是啥来着”,还没等我问完,妈妈就把我拉扯了回去。从那以后,我便迷上了这部叫做“石油机”的电视。

《西游记》里面我最喜欢的当然也是孙悟空了,正直,善良,忠心,威武,顽皮……简直是一个完美的角色啊!

还记得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吗?我和姐姐每次看到这,姐姐都不想看,而我却永远都不会错过一点,因为姐姐每次都会说:太惨了,不好看,对孙悟空这一集是很惨,不仅被师傅误会了,还被无情地赶走了,孙悟空虽然像小孩子一样的顽皮,但是他对师傅的忠心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最讨厌的就是猪八戒了,每次他都会从侧面煽动是非,不然悟空又怎么会被师傅赶走呢!

唐僧的三个徒弟都是超级厉害的,虽然每次都是孙悟空的戏份最多,每次显示的也是他的本领,但是这也证明了悟空是有多么的强啊!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悟空还没有成为唐僧的大徒弟之前的部分,那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那是的悟空在我现在的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孩子,别人欺骗了他,他只好大闹天宫来证明自己了。

小时候的我与现在的我,完全不一样,在小时候的我的眼睛里,悟空就是偶像,他是无敌的。而在现在的我的眼睛里,悟空就是个顽皮的小孩,西天取经之路只不过是为了让他长大而已,让他明白某些道理。

人生我觉得就像是西游记,我们会不断地经过一段又一段的劫难,如果我们在中途就放弃了,又怎么能够取得真经成功呢?

西游记观后感15

我想,西游记你们并不陌生吧!他就是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就是有名的吴承恩,我十分喜欢这本书,我一有时间就拿着西游记来读。

在这本书里边,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你们也有许多人喜欢孙悟空吧!但是,也有人喜欢白龙马、沙僧、猪八戒,但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

我先简单来介绍一下西游记里边的主要人物吧!

孙悟空:活泼开朗,是叛逆型的人物代表,他又是美猴王,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塑造的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般变化,他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他在保护西天取经的路上,出生入死,忠诚不二,制服了许多妖魔鬼怪,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血功劳。

猪八戒:他也是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他呆头呆脑的样子,有许多缺点,如:好吃懒做,见知短浅,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但同时也不失忠诚与善良,武力高强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得很清楚---------三借芭蕉扇,故事的内容是师徒四人继续向前行走,渐渐觉得热气蒸人,唐僧勒住马,看见前面有一户人家,就让孙悟空去问路。有位老者告诉他们:“这个地方叫做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若过这个山,即便是铁头铁身,也恐怕要化成水哩!”师徒四人听了大惊失色。 这时,悟空看见街上有人在卖糕,就问到:“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这么热的天气,你的糕粉是从哪里来的?”卖糕者回答:“铁扇仙有一把芭蕉扇,一扇熄火,二扇灭风,三扇下雨,我们就靠着它布种,及时收割,才能获得五谷,养生活命,不然,这个地方就寸草不生。”悟空听了这话,便回到那户人家,打听铁扇先住在哪里,老者说他住在翠云山芭蕉洞,名叫罗刹女,就是大力牛魔王的妻子,孙悟空听了,心想又是冤家呀!

即便三届芭蕉扇这么艰辛,但最后悟空还是历经千辛万苦地借来了,这表现出了悟空对试图的忠诚,善良,关怀,虽然他们中间也会有碰撞,但是他们去西天取经的一刻也没有动摇。

西天取经,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还是取回真经。孙悟空:斗战圣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和尚:全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利菩萨;唐僧:功德佛。巜西游记》是一本好书,我希望大家有时间一定去好好读一读看一看呀!

《西游记观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